想用一首詩,記錄此刻的心情。
「可是,是有些什麼,已經失落了,
在擁擠的市街前,在倉皇下降的暮色中,
我年輕的心啊,永不再重逢。 By 席慕蓉」
坦然釋懷煙花燦爛後的寂寥,於我,不是難題,
但似水流年,情懷是否不變,卻往往是未知之數。
從這一刻開始,很多事已悄然改變,經驗卻說明,自己要在後來才能發覺,
而最無奈的也是,即便提早醒覺,多數時候,亦無助於改變結局。
這就是人生,
讓我深深感傷。
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
畢打─333
看著賞昇在客廳的那場戲,讓我想起211會議室的那一幕,兩者在我心裡,奇異似的重疊了。都是她無畏地朝他而去,想明白那嬉笑的嘴臉,狠心的利用背後,藏著甚麼樣的心思?也是她不想質疑相處中的甜蜜溫馨,會是鏡花水月的如夢一場。
但昇兩次都選擇了不做回應,於是從當初傷痛的任其閃避,到如今決然的掉頭而去,賞終於耗盡耐性,在寫下我辭職三個字後(地點還是會議室,有始有終?),試圖終結兩人糾纏不下的關係,還自己一片自由的天空。
而昇,211,他還能冷靜,壓抑著內心洶湧的感情,即便眼中佈滿痛惜,在賞面前也未曾透露些許,當時的自己,欽佩之餘,卻不解,現下才明白,那狠心是來自相信愛有明天的盼望,於是能堅強地不做回應。
可328,同樣自持無語,卻在無數的小動作中,顯露出他走至絕望的悲痛。
那是怎樣的一份心思?在知道警方成功拿到大閆生的資料,卻還是無自信的「希望真的是大功告成」。
又是如何混亂的思緒?讓平日心細的他,會忘了家中的鑰匙,耐性的他,焦躁地按自家門鈴,猶如喪家之犬。
可會是「輸了賞,贏了世界又如何」的哀傷已悄悄在心中蔓延?
而當賞轉身離去的一刻,鏡頭帶到他敞開的大門,與她砰一聲闔掩的門扉,那互換立場後,似是永恆錯過的猜想,令我沉痛的嘆息。
愛得太遲,難道真是兩人從一而終的主題曲?
於是,賞賞如淒如訴的告白,昇潰堤的情緒爆發(靜與動的永恆相依?),在戲落幕之後,還激盪在自己胸懷,久久不能散去。
「大笨象和七個小孩」是大閆生走到人生盡頭,想教曉Tina的最後一堂課,亦是賞走到愛情終站前,對昇留戀的最後一回眸。
她想回報這份親情卻太遲,他想回應這段愛情卻不能。Tina與昇來到相似的處境,可否擁有不一樣的結局?或同時握取重生的機會?
隨著賞決心從愛情泥淖裡走開,Tina鼓起勇氣面對不堪的過去,我真的非常期盼,兩人背後積極奮取的力量,能撥開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,讓他們看到「曙光」。
《後記》
對我來說,這集在於解開賞昇在211埋下的困局,希望藉由賞的決定出走,給這兩人開展新局的機會,而眼見大閆生無私的愛,終於喚回Tina的良善,彌補她性格裡不安的缺憾,我想,愛正訴說著無限寬廣的可能。
只是換個角度,綜觀全局,看著親情與愛情並陳在此集,又想,前者究竟是提供後者出口的解答,還是對比它的不足呢?我開始納悶的想。
於是歸結到最後,對賞昇前景好壞的相信,我以為,不僅是決定在「上天」的手裡,而是取決於對於愛,我們擁有多大的信心?
也認為,作為總結,333有些許曖昧,但可能更清楚映照出我們的內心。
但昇兩次都選擇了不做回應,於是從當初傷痛的任其閃避,到如今決然的掉頭而去,賞終於耗盡耐性,在寫下我辭職三個字後(地點還是會議室,有始有終?),試圖終結兩人糾纏不下的關係,還自己一片自由的天空。
而昇,211,他還能冷靜,壓抑著內心洶湧的感情,即便眼中佈滿痛惜,在賞面前也未曾透露些許,當時的自己,欽佩之餘,卻不解,現下才明白,那狠心是來自相信愛有明天的盼望,於是能堅強地不做回應。
可328,同樣自持無語,卻在無數的小動作中,顯露出他走至絕望的悲痛。
那是怎樣的一份心思?在知道警方成功拿到大閆生的資料,卻還是無自信的「希望真的是大功告成」。
又是如何混亂的思緒?讓平日心細的他,會忘了家中的鑰匙,耐性的他,焦躁地按自家門鈴,猶如喪家之犬。
可會是「輸了賞,贏了世界又如何」的哀傷已悄悄在心中蔓延?
而當賞轉身離去的一刻,鏡頭帶到他敞開的大門,與她砰一聲闔掩的門扉,那互換立場後,似是永恆錯過的猜想,令我沉痛的嘆息。
愛得太遲,難道真是兩人從一而終的主題曲?
於是,賞賞如淒如訴的告白,昇潰堤的情緒爆發(靜與動的永恆相依?),在戲落幕之後,還激盪在自己胸懷,久久不能散去。
「大笨象和七個小孩」是大閆生走到人生盡頭,想教曉Tina的最後一堂課,亦是賞走到愛情終站前,對昇留戀的最後一回眸。
她想回報這份親情卻太遲,他想回應這段愛情卻不能。Tina與昇來到相似的處境,可否擁有不一樣的結局?或同時握取重生的機會?
隨著賞決心從愛情泥淖裡走開,Tina鼓起勇氣面對不堪的過去,我真的非常期盼,兩人背後積極奮取的力量,能撥開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,讓他們看到「曙光」。
《後記》
對我來說,這集在於解開賞昇在211埋下的困局,希望藉由賞的決定出走,給這兩人開展新局的機會,而眼見大閆生無私的愛,終於喚回Tina的良善,彌補她性格裡不安的缺憾,我想,愛正訴說著無限寬廣的可能。
只是換個角度,綜觀全局,看著親情與愛情並陳在此集,又想,前者究竟是提供後者出口的解答,還是對比它的不足呢?我開始納悶的想。
於是歸結到最後,對賞昇前景好壞的相信,我以為,不僅是決定在「上天」的手裡,而是取決於對於愛,我們擁有多大的信心?
也認為,作為總結,333有些許曖昧,但可能更清楚映照出我們的內心。
畢打─328
曾說過《心碎禮物》讓我看到賞昇最終走向完滿的理由,經過此集,那份確信更深了。
當白色謊言逐漸失控,當對這份感情開始軟弱,以為昇一早就在等待著,那真相來臨時,賞決然的離開,而他會為了終於能還她一個自由,在其跟前,不做任何辯解,在其背後,心痛地微笑祝福。但真來到此刻,他脫口而出的卻是一句「稻草人對過路人是真的」,那時,淚在眼角,無法掩飾。
人生總是充滿諷刺,是我見證那幕最深的嘆息。
而這一集似是絕望的幽谷,可對峙的一幕,卻令我眼見處處生機。
當賞昇都看似絕望的想鬆手,他卻無法不出言辯駁,表白真心,而她在全力吐出那一句「我只知道我是你的一顆棋子」,與說著不想再聽解釋後,腳卻彷彿生了根,立在當地等待,那隱藏不了的留戀,與似怨的最後一眼,若不是因為還想愛,為何而來?
於是心痛之後,看這段感情,更坦然了。
昇絕對想過他再無資格,在一切塵埃落定後,希冀賞還願意愛,可最終,他的身心還是渴求著奮力一搏,即便以為眼前毫無希望。
而賞賞,也一定想過一百個應該離開的理由,卻因依戀太根深蒂固,讓她總忍不住回眸,在轉身前的最後一瞬,對這樣的她,要找到一個理由,何難之有?
而親見兩人眼中那麼多的不捨,我如何能不滿懷信心,相信他們終能安然通過這場愛情試煉?
而我的最後一問,愛情是否盲目?對賞賞而言。
或許吧,還是盲目中,心裡其實有一片澄明,只因心靈深處,看到的永遠比肉眼所見來得更加真實,聽到才是對方心裡最真誠卻說不出口的一字一句。
對於愛,朋友總說,我期盼得太過樂觀,但對賞賞,我真的有一份信心。
以為她是因為愛,所以感情上選擇留戀,而選擇相信,也是有一份理性做基礎,相信自己的判斷,明白一路走來,那種種相處的感受,是比眼前難堪的謊言更要確實的存在。
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沉澱。
最後想對Muse與黎生說,你們又成就了一個永恆的畫面。((((抱))))
當白色謊言逐漸失控,當對這份感情開始軟弱,以為昇一早就在等待著,那真相來臨時,賞決然的離開,而他會為了終於能還她一個自由,在其跟前,不做任何辯解,在其背後,心痛地微笑祝福。但真來到此刻,他脫口而出的卻是一句「稻草人對過路人是真的」,那時,淚在眼角,無法掩飾。
人生總是充滿諷刺,是我見證那幕最深的嘆息。
而這一集似是絕望的幽谷,可對峙的一幕,卻令我眼見處處生機。
當賞昇都看似絕望的想鬆手,他卻無法不出言辯駁,表白真心,而她在全力吐出那一句「我只知道我是你的一顆棋子」,與說著不想再聽解釋後,腳卻彷彿生了根,立在當地等待,那隱藏不了的留戀,與似怨的最後一眼,若不是因為還想愛,為何而來?
於是心痛之後,看這段感情,更坦然了。
昇絕對想過他再無資格,在一切塵埃落定後,希冀賞還願意愛,可最終,他的身心還是渴求著奮力一搏,即便以為眼前毫無希望。
而賞賞,也一定想過一百個應該離開的理由,卻因依戀太根深蒂固,讓她總忍不住回眸,在轉身前的最後一瞬,對這樣的她,要找到一個理由,何難之有?
而親見兩人眼中那麼多的不捨,我如何能不滿懷信心,相信他們終能安然通過這場愛情試煉?
而我的最後一問,愛情是否盲目?對賞賞而言。
或許吧,還是盲目中,心裡其實有一片澄明,只因心靈深處,看到的永遠比肉眼所見來得更加真實,聽到才是對方心裡最真誠卻說不出口的一字一句。
對於愛,朋友總說,我期盼得太過樂觀,但對賞賞,我真的有一份信心。
以為她是因為愛,所以感情上選擇留戀,而選擇相信,也是有一份理性做基礎,相信自己的判斷,明白一路走來,那種種相處的感受,是比眼前難堪的謊言更要確實的存在。
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沉澱。
最後想對Muse與黎生說,你們又成就了一個永恆的畫面。((((抱))))
畢打─272~276
272~276之後的畢打,是一個新的局面。
定位這五集,我覺得它像是偵探小說的序章,目的在帶出當年案件的概況(雖然只是露出端倪),確立各關鍵人在這件事情上的位置,也為未來他們之間關係可能的變化埋下伏筆。
而猜測當年案件的經過,固然有趣,但最有趣的應該是,這事件可以帶來甚麼樣的衝擊與重生?我有三個主觀的願望。
一直以來,汝大的理想性格,在我看來是近乎道德潔癖的,在Tina的動之以情下,他是讓親情戰勝了以往的處事原則,但這是否代表他對此事從一而終的立場,我卻有些懷疑,可能是因為我會更希望看到他內在的掙扎。
想到汝大,永遠是磊落光明的君子形象,他的世界只有黑白,沾染不上一絲絲的灰,如果哪天將之逼入道德困境,例如在認知閆生有犯罪事實下,其手中也握有實證,他會怎麼抉擇?很想看到這過程中他的心理煎熬,也以為每個堅持背後的理直氣壯,若從未遭受過黑暗惡魔的引誘、試煉,沒經歷過原本價值信仰的顛覆而後重建,只能是罔顧現實的天真無知,缺乏更厚實的存在力量。汝大的天人交戰,是讓這角色更豐盈立體的關鍵,也會是很有趣的人性主題呈現。
至於賞昇,當昇在Linda使命必達的遙控下,選擇作戲的欺騙行為,過程裡,你雖然看到他的猶豫,感受到他與以往不同、基於情感考慮下的退守,卻也無法否認,在他心裡,公事地位還是凌駕在賞的感受之上,而為了完成任務,他可以多堅定執著,玩多少心機把戲,在272肥波案外案的處理中,我們也再次見識到了,這兩人,在警方不放棄追查當年懸案的前提下,註定要將距離再次拉遠,而未來,我甚至不會意外那來自某人虛張聲勢的無情,或任由某顆心在無止盡黑暗中低泣的決絕......只能說,我由衷盼望,當外在的喧囂散去,所有事情告一段落,賞昇二人還能懷有當初心動的情懷,與願意攜手面對未來的勇氣。
最後那個想像,其實接近奢望,我希望這個事件,可以給Tina重新省視自己生命的機會,讓她學習釋懷不完整的傷痛,並展開與自己心魔的和解之旅,因為唯有獲得心靈的平靜,她才有可能擁有幸福。
《後記》
整理畢打後感中發現當初寫下的這一篇,第一個心願,隨著大閆生的辭世,無緣見到,第三個願望,已然成真,第二個心願呢?希望大結局能不負所望(其實我愛虐的呢!)
定位這五集,我覺得它像是偵探小說的序章,目的在帶出當年案件的概況(雖然只是露出端倪),確立各關鍵人在這件事情上的位置,也為未來他們之間關係可能的變化埋下伏筆。
而猜測當年案件的經過,固然有趣,但最有趣的應該是,這事件可以帶來甚麼樣的衝擊與重生?我有三個主觀的願望。
一直以來,汝大的理想性格,在我看來是近乎道德潔癖的,在Tina的動之以情下,他是讓親情戰勝了以往的處事原則,但這是否代表他對此事從一而終的立場,我卻有些懷疑,可能是因為我會更希望看到他內在的掙扎。
想到汝大,永遠是磊落光明的君子形象,他的世界只有黑白,沾染不上一絲絲的灰,如果哪天將之逼入道德困境,例如在認知閆生有犯罪事實下,其手中也握有實證,他會怎麼抉擇?很想看到這過程中他的心理煎熬,也以為每個堅持背後的理直氣壯,若從未遭受過黑暗惡魔的引誘、試煉,沒經歷過原本價值信仰的顛覆而後重建,只能是罔顧現實的天真無知,缺乏更厚實的存在力量。汝大的天人交戰,是讓這角色更豐盈立體的關鍵,也會是很有趣的人性主題呈現。
至於賞昇,當昇在Linda使命必達的遙控下,選擇作戲的欺騙行為,過程裡,你雖然看到他的猶豫,感受到他與以往不同、基於情感考慮下的退守,卻也無法否認,在他心裡,公事地位還是凌駕在賞的感受之上,而為了完成任務,他可以多堅定執著,玩多少心機把戲,在272肥波案外案的處理中,我們也再次見識到了,這兩人,在警方不放棄追查當年懸案的前提下,註定要將距離再次拉遠,而未來,我甚至不會意外那來自某人虛張聲勢的無情,或任由某顆心在無止盡黑暗中低泣的決絕......只能說,我由衷盼望,當外在的喧囂散去,所有事情告一段落,賞昇二人還能懷有當初心動的情懷,與願意攜手面對未來的勇氣。
最後那個想像,其實接近奢望,我希望這個事件,可以給Tina重新省視自己生命的機會,讓她學習釋懷不完整的傷痛,並展開與自己心魔的和解之旅,因為唯有獲得心靈的平靜,她才有可能擁有幸福。
《後記》
整理畢打後感中發現當初寫下的這一篇,第一個心願,隨著大閆生的辭世,無緣見到,第三個願望,已然成真,第二個心願呢?希望大結局能不負所望(其實我愛虐的呢!)
訂閱:
文章 (Atom)